专利详情
产品简介
一.简介:
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赵氏塔基”)简介
自1997年至今,长期工作于建筑施工一线的高级工程师赵正义历十年锲而不舍,经七次升级换代,发明了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世称“赵氏塔基”),彻底破解了有80年历史的固定式塔机传统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因其体积大、重量大(几十吨至数百吨)无法搬运造成使用一次报废一次,埋于地下是建筑物室外工程的隐蔽障碍;爆破消除造成大量混凝土垃圾的严重资源浪费(塔机基础是已知混凝土资源利用率中最低的一项,不足1%)、环境污染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国内外塔机厂家、专业研究机构、建筑工程技术界的无数专家和广大塔机使用者几十年的一个夙愿。赵正义因此获“塔基大王”的美誉,他的创新业绩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建设部和北京市领导的高度关注,赵正义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北京市的重大典型。
中国塔机技术领域开拓者、奠基人刘佩衡认为:“‘赵氏塔基’开塔机基础重复使用、轻量化之先河,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对塔机技术领域的一项突出贡献;是本技术领域最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的诞生会给一切周期移动使用的桅杆式机械设备基础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赵氏塔基”彻底破解了自固定式塔机诞生以来的一道世界性技术的难题,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和组合基础技术的新的里程碑。这是中国人在组合式基础技术领域首次超越美、英、俄的开创性贡献。”
第七代“赵氏塔基”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通过无粘结预应力水平连接系统把混凝土预制构件组合连接成为一个能抵抗上部机械设备传给基础的垂直力、360度任意变向变量的倾翻力矩、水平力、水平扭矩的可组合、分解、搬运、重复使用的新型基础。“赵氏塔基”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在于:1.基础组合平面、剖面、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图形;2.基础预制构件的水平组合方式方法;3.基础混凝土预制构件组合的抗剪切防位移和定位构造系统;4.基础与上部机械的垂直连接的可更换系统;5.以非混凝土材料代替混凝土材料实现基础重力功能的构造;6.不同厂家生产的垂直连接定位构造不同的同型号塔机使用同一型号“赵氏塔基”的通用性连接构造;7.基础预制构件的垂直连接面的双向无间隙配合;8.可降低地基承载力的构造。
上述新构造的综合性能是实现了基础的可搬运、重复使用和运输量减少,从而实现了社会效益:从源头上节约了水泥、钢材、砂石料、水等资源、能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上百倍;从源头上消除了传统整体现浇混凝土基础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实现“绿色施工”提供了新技术条件;经济效益:可根据塔机安装的地基环境采取全埋、全露、半埋半露的三种设置方式;可降低地基承载力条件20%~40%,大幅度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尤其在高寒地区和沿海地区使用,其综合效益突出;安装拆卸速度快(1——2小时);加快塔机进出场速度,提高机械利用率,为缩短工期创造条件。构件寿命30年以上,可重复使用上百次,平均使用2~3次,即可收回成本,经济效益巨大。
“赵氏塔基”综合运用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根据塔机基础受力特点采取了有别于传统技术的八项创新点共同构成完整新技术体系,解决了由多件混凝土预制构件组合后共同实现塔机基础的全部功能所必须的整体性、防剪切位移问题和利于重复使用的地脚螺栓与混凝土可分解组合,从而突破了制约混凝土预制构件使用寿命的技术关键;减轻混凝土预制构件重量以减少运量;消除传统混凝土预制构件相互连接的后浇带构造以缩短安装时间;扩大基础相对底面积以实现降低地基承载力条件;提高水平连接系统钢绞线利用率的构造利于降低使用成本;上述一系列系统构造创新的综合效益是实现了在现有材料、技术条件下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的“五最”“即占地面积相对最小,预制构件总重量最轻,地基承载力条件要求最低,安装时间最短(40——120分钟),使用成本最低。”“赵氏塔基”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对新技术的总要求,也具备了产业化的 全部条件,因而迅速被社会和市场所接受。
到2010年,世界塔机保有量将达50万台,作为塔机保有量世界第一大国,我国塔机保有量将突破25万台,占世界塔机保有量的50%以上,中国已成为传统塔机整体现浇混凝土基础的最大受害国;因此,“赵氏塔基”产业化的意义愈益突出。
赵正义2003年针对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的设计原理和核心技术问题,撰写了两篇论文“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塔桅式机械设备正方形混凝土基础设计优化”发表于国家级专业杂志《建筑技术开发》和《建筑机械化》,揭示了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的设计原理和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构造问题。
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为世界首创,填补世界空白,居世界领先地位,得到国内四大专业权威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1.中国塔机技术领域开拓者、行业泰斗,中国历代塔机设计主持人、教授级高工刘佩衡,审查了“赵氏塔基”的设计、制造、使用的全套技术文件和工程使用实况,任建设部“赵氏塔基”推广应用论证会的副主任委员。
2.国内混凝土工程权威、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导江见鲸,任“赵氏塔基”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联邦德国塔机专业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导陆念力,任哈尔滨市“赵氏塔基”推广应用论证会的首席专家。
4.中国工程院院士、塔机权威、中国建研院机械化分院院长、博导李守林,任“赵氏塔基”拓展应用技术研发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赵氏塔基”引起塔机发源地和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塔机研发和生产厂家——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高度关注,在派专人对“赵氏塔基”进行了全面了解之后,对中国人的这项“在众多专家几十年无能为力的领域如此完美的奇妙构造”表示惊叹!
“赵氏塔基”是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北京市重点推广项目和“北京市建设领域重点推广项目”,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塔机、施工升降机)、电力(输电线路塔架施工、风力发电机)、信息(信号塔架)、石油(钻井机、采油机)、地矿(勘探机)、商业(大型独立广告牌)、军事(陆基大型雷达、卫星地面接收装置)各领域的周期移动使用的桅杆式机械设备。仅在中国建筑业推广,每年直接经济效益61亿元;可增加1.5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可节约水泥196万吨、钢材33万吨、砂石料1030万吨;每年消灭混凝土垃圾725万立方米;已在国内十省市的19个地区推广应用;共与39个厂家生产的51个不同型号的固定式塔机配套使用完成1288个单项工程,总面积达750万平米。哈尔滨、沈阳、南京、长春等市建委纷纷发文强化本地区“赵氏塔基”的推广应用,同时引起相关技术领域、各塔机生产、使用国的关注。
“赵氏塔基”已获16项专利权,祥见附表。
二、第七代“赵氏塔基”的“六绝”:
1.构建重量减轻。基础混凝土预制构件总重量仅为原设计整体基础混凝土总重量的40~45%,大量节约了材料,减少了运量和吊装工作量;
2.地基条件降低。一般比现浇基础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降低30~70%,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一些原来必须打桩的地区,使用“赵氏塔基”大部分可以不打桩;即使必须打桩的,也只要求桩的承压力而不要求抗拔力,并且无须做承台梁,可减少大量投入;
3.装拆速度快。安装、拆卸一次一般只需1~2小时,加快了塔机进出场速度,为缩短工期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寒冷地区。
4.适应地基环境能力强。“赵氏塔基”有三种基础设置方式:全埋、全露、半埋半露;对于地下有管线和其它设施的环境完全可以使用。
5.一基多用,通用性强。几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同型号同类连接构造(有底架十字梁或无底架十字梁)的塔机可以配套于同一套基础,实现了基础的标准化生产和通用性配套,为“赵氏塔基”的产业化奠定了最核心基础的技术条件。
6.主要配件使用寿命延长。由特殊创新构造作技术支撑,主要配件如钢绞线的使用次数可达16次,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三.“赵氏塔基”的类型及型号
“赵氏塔基”共分为五大类型:
1.WZJ—A1型,适用于塔机有底架十字梁相对较长,塔机倾翻力矩相对较小的固定式塔机(QTZ500以内),基础抗倾翻性能在600~1800KN·m范围内,共有15个型号。
2.WZJ—A2型,适用于塔机有底架十字梁相对较短,塔机倾翻力矩相对较大的固定式塔机(QTZ500以内),基础抗倾翻性能在600~1800KN·m范围内,共有14个型号。
3.WZJ—A3型,塔机有底架十字梁相对较短,塔机倾翻力矩很大的固定式塔机(QTZ630~3600),基础抗倾翻性能在1500~6000KN·m范围内,共有18个型号。
4.WZJ—B型,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无底架十字钢梁的固定式塔机,基础抗倾翻性能在600~6000KN·m范围内,共有34个型号。
5.WZJ—C型,适用于塔机无底架十字钢梁,最大自由高度倾翻力矩大,而最小自由高度倾翻力矩小,其变化幅度大的固定式塔机,其基础的最大抗倾翻性能在2600~6000KN·m范围内,共有12个型号。
总之,国内外厂家生产的现有正方形塔身的各种类型和型号的固定式塔机,必有一个类型中的一个型号的“赵氏塔基”适宜它,并可获得相对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商家简介
交易流程
过户资料
买卖双方提供资料
|
平台
|
过户后您将获得什么 |
|
公司 |
个人 |
|
|
买家 |
企业营业执照 |
身份证
个体户营业执照
|
商标代理委托人
转让申请书
转让协议
|
商标注册证
商标转让公证书
商标转让证明
|
卖家 |
企业营业执照
商标注册证原件
|
身份证
商标注册证原件
|
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