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详情
第二代陶瓷内衬钢管技术
1、技术背景及特点
第一代陶瓷内衬复合钢管是采用铝热(Al粉与氧化铁粉)自蔓延高温反应——离心法制造的,主要由三层组成,里层为高温合成生成的Al2O3陶瓷,中间过渡层为铁,最外层是普通碳钢。陶瓷层是在2000?C以上的高温下形成的,通过过渡层与钢管紧密结合,其显微硬度达到HV1100以上,陶瓷层与碳钢的结合强度约为15MPa。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综合了氧化铝陶瓷硬度高和化学稳定性好以及外层钢管强度高、塑性好等优点,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蚀和良好的耐机械冲击性能。其作为耐磨钢管的使用寿命是普通无缝钢管的15-20倍,重量只有耐磨铸钢管或双金属复合管的1/2左右,其每米工程造价降低30-40%,只有铸石管和稀土耐磨钢管重量的2/5左右,每米工程造价降低20%以上。
目前第一代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尾矿输送,电厂煤粉和除灰管道等工业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制备工艺的限制,市场上用于制备第一代陶瓷内衬钢管的原始钢管的壁厚通常要大于8mm,因为壁厚小于8mm时,所合成的陶瓷质量较差,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应力的作用导致陶瓷炸裂,并且由于合成过程中释放热量过多,导致钢管局部融化。内衬同样陶瓷厚度的钢管壁越薄,重量将越轻,这样最终成品管的重量就会降低,现场施工就会越方便,而耐磨程度则丝毫不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采用薄壁的钢管可以大大节约原材料的成本。北京英科尔陶瓷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在成功开发高质量第一代陶瓷内衬钢管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致力于第二代陶瓷内衬钢管的研制,即在壁厚小于5mm的钢管内部衬3-10mm的陶瓷层,经过潜心研究,现在已经突破了制备过程中陶瓷层的炸裂以及钢管易融化等关键技术,首次成功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低成本、高质量、工业化规模生产的第二代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新技术, 可以批量化地在管径Φ20-325mm、长度1-6m、壁厚3-5mm的钢管中内衬2mm-10mm的陶瓷层,所生产的产品具有耐机械冲击性能高,陶瓷层致密度高、无裂缝等第一代陶瓷内衬钢管相同的特点。
2 市场前景分析
第二代陶瓷内衬钢管的最大特点是钢管的壁厚较小,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产品性价比大大提高。 以目前市场上参考销售价格1.1 万元/吨为例,原材料钢管售价为9000元/吨,铝热剂4000元/吨,如果采用第一代陶瓷内衬钢管技术,即通常采用8mm壁厚的钢管内衬5mm后的陶瓷层,则生成一吨成品管的原材料成本接近1万元,如果加上人力以及设备折旧等费用,则利润不到1000元/吨;而如果采用第二代陶瓷内衬钢管技术,即在4mm壁厚的钢管中内衬5mm后的陶瓷层,则原材料钢管的成本将节省一半,折合最后的利润将超过3000元/吨。由此可见,第二代陶瓷内衬钢管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利润,很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或合作
商家简介
交易流程
过户资料
买卖双方提供资料
|
平台
|
过户后您将获得什么 |
|
公司 |
个人 |
|
|
买家 |
企业营业执照 |
身份证
个体户营业执照
|
商标代理委托人
转让申请书
转让协议
|
商标注册证
商标转让公证书
商标转让证明
|
卖家 |
企业营业执照
商标注册证原件
|
身份证
商标注册证原件
|
支付方式